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

最高检:坚持“零容忍”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犯罪

2023-06-01 12:11:23

来源: 央广网

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起诉“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性侵”等犯罪占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近六分之一。


(资料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检察机关促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治理,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表示,最高检梳理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犯罪新特点新趋势,针对网络空间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乱象,2020年专门制发“六号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网络空间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的综合治理。

此外,最高检结合办理知名短视频平台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案件发现的行业乱象和信息安全隐患等共性问题,2021年向国家网信办通报案件办理情况,提出开展行业专项治理、压实网络运营者责任、促进互联网企业对算法规则改进提升等工作建议,促推健全网络安全长效机制。各地检察机关聚焦网络保护问题源头,针对案件背后反映出的沉迷网络游戏、受到不良信息侵害等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突出问题,通过会谈磋商、信息通报、检察建议、公益诉讼、配合开展“断卡”“净网”行动等多种形式,积极促推诉源治理和标本兼治,努力消除网络空间风险隐患。

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呈现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那艳芳分析,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主要呈现三类特点: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未成年人涉嫌网络犯罪的类型多;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实施载体多样化。

记者从最高检了解到,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审结(含起诉、不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人数分别为236人、3001人、5474人,2022年同比上升82.4%。因该罪属于最高法定刑为三年有期徒刑的轻罪,未成年人涉嫌该罪被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人数较多,但其上游诈骗犯罪往往隐蔽性强、跨境、数额巨大等,危害严重。

那艳芳表示,下一步最高检会针对在办案履职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普遍性、系统性、源头性问题,主动对接、协同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各方发挥作用,以检察之力促多方合力,助力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推进网络空间的诉源治理、综合治理、深度治理,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多措并举推动侵害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治理

近年来,各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各类乱象问题,但一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比如不法分子借网恋网聊、童星招募、校园借贷等名义实施“隔空猥亵”和诈骗。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近年来,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推动侵害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治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在发布会上介绍,针对一些“大灰狼”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上传,严重侵害儿童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等问题,2018年最高检专门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隔空猥亵)等同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指导性案例发布以来,累计追诉此类犯罪3000余人。同时,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通过自行补充侦查、督促引导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深挖细查犯罪事实,有力指控犯罪。以2022年为例,当年办理涉未成年人的利用电信、网络犯罪案件中,纠正漏捕60人,纠正漏诉204人。

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还充分运用技术取证手段。李峰提到,如周某某性侵未成年人案,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QQ聊天记录中存在大量无法显示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数据恢复,细致排查,对遗漏的犯罪事实补查补证、监督立案,从而准确认定了嫌疑人强奸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犯罪事实,最终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3个月。李某某猥亵儿童、强制猥亵、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检察机关通过细致审查和补充侦查,增加认定强制猥亵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李某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记者了解到,为建立惩治与预防犯罪长效机制,提升网络犯罪治理成效。2021年,最高检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加大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以及其他上下游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2022年,最高检协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出台《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统一司法办案尺度。通过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